过去几年,你可能也常刷到直播间里“币圈一夜造富”的新闻;如今,新闻标题变成了“稳定币基础设施完成××亿美元A轮”。相近的格式,却是截然不同的叙事——加密货币的风险投资(下称“加密风投”)正悄然完成一场“成人礼”。
这篇文章用 7 组关键数据透视这场巨变,并为仍在赛道上的创业者梳理可行的“确保持续融资”路线图。
资金的流向:后期轮次首次反超早期
2025 年第一季度的 446 笔交易中,A 轮及以上轮次占比 65%,同期种子轮只占 35%。这与 2021 年的“种子盛世”几乎倒挂。
核心关键词:加密风投、后期融资、比特币
为什么会出现“资金缓慢而集中地流向后期”?答案有三个:
- “散户退出”不再轻松:2024 年新币二级市场连番跳水,EigenLayer 的 EIGEN 发币后估值蒸发 80% 以上的案例比比皆是。VC 无法再通过一轮代币上市完成套现,只能押注真正能跑通商业循环的项目。
- 企业级场景经过验证:Conduit(链上支付聚合)拿到 3600 万美元;Beam(稳定币支付网络)斩获 700 万美元——做机构生意的项目已被证明有现金流。
- 大基金的“育成”策略:a16z 参与其投资组合后续轮的比率高达 44%,头部基金用集中重注取代之前的“广撒网”。
👉 谁在悄悄布局下一批估值百亿美元的加密独角兽?答案就在这张实时榜单里。
如何评估一个加密货币创业团队的成熟指数?
风投团队在尽调时会把“三轮四率”挂在 PPT 首页——三轮:种子、A、B;四率:留存率、付费率、毛利增长、合规覆盖率。2025 年的共识是:任何叙事都抵不过这 4 项指标。
从方法论角度,你可以用以下 API 级问题快速判断一个种子轮公司是否有望跨到 A 轮:
问题 | 打分维度(0–5) | 结论阈值 |
---|---|---|
核心收费功能发布 30 天后单日流水 ≥ 1 万美元? | 真实性、数据可审计性 | 需 ≥ 4 分 |
主要地区是否拿到 MSB 牌照?(香港、迪拜、新加坡任选其二) | 牌照等级、合规进展 | 需 ≥ 3 分 |
现金流毛利率逐月提升? | 基于链上数据舌战群儒 | 需 ≥ 3 分 |
类别轮换:谁已掉队,谁拿到门票
- DeFi 协议:单季融得 7.63 亿美元,仍居第一赛道;然而支出项里“审计费用”占比大幅上升,合规成为内卷点。
- 交易 & 支付基础设施:不但拿到大额资金,也是大机构客户真正付费的场景。
- NFT / GameFi / DAO:2025 年 Q1 融资额跌到第四位。撑起上一轮炒作的叙事光环已被“AI 应用”抢走。
一句话总结:讲故事的门票失效,PayFi、稳定币结算网络、跨链桥接等看得见的刚需才能进投资人法眼。
毕业危机:仅有 17% 能完成“种子→A”跨越
Galaxy Research 纵向追踪了 2017 年以后7 650 家加密货币初创公司,发现最终仅 1% 闯过 C 轮。相较之下,传统科技创企 A 轮通过率为 25–30%。
→ 世界残酷,生存者减半
导致“低毕业率”的两大诱因
- 空中楼阁的代币经济:白皮书里每一个环节都指向“代币燃烧→通缩→十倍”,却没回答“谁为此付费”。
- 过度乐观的估值锚:上一轮牛市把 30% 的“种子估值”写在了 C 轮,导致 A、B 轮结算空间被透支,最终没人接盘。
成功案例:把风控做成产品的 3 个公司
公司 | 角色 | 解决痛点 | 近期里程碑 |
---|---|---|---|
MerkleBit | 全链实体验资 | 让 DeFi 项目可在 5 分钟内完成“链上 KYC+链下尽调” | 获银行级保险单,单月审计费收入 200 万美元 |
Beam | 稳定币支付网关 | 把 Shopify 结算周期由 7 天压缩到 5 分钟 | 与 Shopify Plus 达成深度合作,已服务 3 000 商户 |
ArgonNet | 零知识合规桥 | 让纽交所客户也能合规托管主流加密资产 | 预计 2026 年拿到瑞士 FINMA 牌照 |
它们共同特点是:收入模型清晰、产品易用、监管友好。
创业者的「脱虚向实」路线图
以下为浓缩版 90 天执行手册,供那些正准备从种子迈向 A 轮的加密创业团队参考。
- 第 1–30 天:需求验证
- 用稳定币结算一个真实业务的“最小闭环”
- 取得首批付费客户签字,金额可小,但付费过程要走银行通道
- 第 31–60 天:合规模块化
- 把一次性合规成本解耦为 SaaS 模块(如链上 KYC、实时制裁名单灰名单扫描)
- 申请香港或迪拜监管沙盒白名单
- 第 61–90 天:财务透明化
- 使用智能合约托管手续费,按区块实时审计;
- 公布“月度经审计营运现金流”,并在筹资 deck 放在首页
遵循以上步骤,可将“种子→A”轮通过率提升到远高于行业平均的 25%。
FAQ:加密风投的下一站在哪?
Q1:比特币 ETF 吸金会导致风投持续失血吗?
不会完全失血,但“无差别买赛道”的时代结束。基金更愿意持 ETF 获取 β 收益,再看 α 机会。结果是优质初创公司反而更容易被看见。
Q2:哪类人才是目前加密公司最急需?
产品经理+财务律师的“混合物种”:能解释 DeFi 手续费结构的法务专家,薪酬溢价高达 200%。
Q3:2026 年加密风投复苏靠什么催化剂?
最被低估的是稳定币法币化进程,即央行批发级 CBDC 与链上商业银行稳定币的融合落地。一旦形成巨额结算网络,将带来新一轮企业级需求。
Q4:小型基金还能入局吗?
可以。专注早期介入、重投后绑定、提供排他性的监管通道,成为“合规加速器”,比“撒种子”更有效。
Q5:预测 2026 年会火的新叙事?
RWA(真实世界资产)链上定价,从房产 REITs、碳排放权到艺术品份额化。监管明朗后,成交量将远大于推文 NFT 的周期高点。
写在后面:告别旧大陆,登陆新大陆
我们怀念 2021 年所有 DeFi 协议都在推特上喊“颠覆传统金融”的狂热;但事实证明,那个阶段更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的锚地。真正的殖民是日复一日地修港口、盖房子、缴税、成立自治组织。
今天,加密货币的“殖民基建期”开始。创业者若想被资本选中,别无他法:先让现金流跑起来,再谈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