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蓝筹 DeFi 协议集体向 Solana 迁移:风险还是机遇?

Posted by JZW 加密货币资讯站 on September 5, 2025

无论你是 DeFi 重度用户、空投猎人,还是纯粹的技术爱好者,这个趋势都值得认真追踪。越来越多的蓝筹协议开始从以太坊登陆 Solana,这一看似“背叛”式的操作背后,藏着怎样的底层逻辑与财富机会?让我们一层层拆给你看。


Solana 原生协议打下的地基

从 2022 年 FTX 暴雷后的 8 美元一路飙到 210 美元,SOL 的复苏被视为本轮周期的奇迹之一。真正让市场拍案的不仅是价格,更是“链上活跃度”本身的重建:

  1. 超级空投季点燃情绪
  2. 新玩法跑通
    积分激励 + 单币质押衍生 10 倍杠杆,这种比“流动性挖矿”更游戏化的模型,早期参与者一个季度就能赚到在传统 DeFi 里一年的收益率。

想要复制这些高光,就必须明白:Solana 不是单靠一条明星公链,而是靠“群狼战术”—— 原生协议把基础设施和财富效应提前搭好,为 Ethereum DeFi 的侵入打好了地基。


以太坊 DeFi 的“反向殖民”初具雏形

1. 跨链迁移序曲:Render、MetaMask 的试探

  • Render 率先表态
    把代币转为 SPL 标准,虽然只是技术升级,却让 Solana 在 NFT 渲染、去中心化 GPU 计算领域占下一席之地。
  • MetaMask “Snaps” 上线
    一个浏览器插件就能让用户在“熟悉的以太坊钱包”里直接签 Solana 交易,上线半年累积超 50 万活跃地址。此刻起,“链”与“链”的边界开始肉眼可见地模糊。

2. 蓝筹协议正式列队:Aave、GMX、Ethena、Pendle

  • Aave DAO 83% 高票通过
    依托 Neon EVM 在 Solana 上部署 V3 资金池隔离市场。对于需要高资本效率的人而言,Solana 的 TPS 与成本优势就是“立体停车位 VS 地面老旧车库”的区别。
  • GMX 社区提案“GMSOL”
    把 GMX 回购、费用返哺的机制复制到 Solana,并允许社区审计费用全额由 GMX DAO 报销。换言之,“老炮”出钱、新用户进门,Solana 交易平台坐享其成。
  • Ethena & Pendle 传闻已定档
    倘若稳定币收益协议 Ethena 与利率衍生品 Pendle 联动落地,Solana 上将会出现完整美元收益曲线,重演以太坊 2022 年“Curve + Convex 战争”盛况,只是这一次,Gas 费不到 0.001 美元。
    👉 Solana 还会引领下一轮链上衍生品大爆炸吗?3 分钟看完这些核心数据!

双链博弈:去中心化 VS 单体性能

比较维度 以太坊 Solana
技术路线 分片 + Rollup 单块高性能
节点硬件门槛 家用笔记本即可 高端服务器
最大 TPS(理论) 10 万+ *(未来分片) 5 万+ *(已落地实测)
日均活跃地址 约 45–50 万 约 110–120 万
DeFi TVL 500+ 亿美元 60+ 亿美元

*实际吞吐量以链上拥堵与节点版本为准,仅作对比参考。

可以看到,两条链都非零和:以太坊提供极度去信任化的结算层,而 Solana 贡献近乎互联网的交互速度。对项目方而言,与其“链忠诚”,不如“链套利”——哪条链能捕获新用户、带来新收入,就去哪里开店。


未来 18 个月的五大观察点

  1. 更多以太坊蓝筹协议(Synthetix、dYdX?)宣布 Solana 部署时间线。
  2. 基于 Solana 的“积分—空投—质押再衍生”新式“庞氏三件套”会被监管如何定性。
  3. Neon EVM、Eclipse、SVM L2 起势,会否让 EVM 与 SVM 真正互通,产生跨虚拟机套利。
  4. 以太坊 4844 升级后 L2 Gas 成本下落,是否会削弱 Solana 的费用优势。
  5. 质押赛道将出现“Solana 利率 > 以太坊 利率 > 美债利率”的倒挂局面,机构资金是否会大举南下。

常见问题解答(FAQ)

Q1:如果没有 Solana 原生钱包,还能参与这些空投或 DeFi 吗?

大多数蓝协议在 Solana 侧会通过 Neon EVM 或直接提供 MetaMask Snaps 兼容。只要你有助记词或 Ledger,即可轻松使用Phantom、Solflare继续参与。

Q2: Solana 宕机记录会不会让大资金止步?

2023 年 Solana 已经实现“无长达停机”,并且采用 QUIC + Stake Delgation Weight 的升级让网络在面对交易洪水轰炸时更稳。风险依旧存在,但整体可用性已跨越临界点。

Q3: Aave V3 部署到 Solana 后,投入的资金是否会与以太坊主网隔离?

是的。初期版本仅允许“隔离模式”资产,即不能与以太坊资产交叉抵押。你可以把它看作 Solana 本地的 Aave 小号,而非主网分身。

Q4: 跨链桥的风险如何规避?

优先选择官方或 DAO 授权的桥,如 Wormhole、Circle CCTP;若要最大化安全,可直接在中心化所买 SOL 后转到链上,再交互 Solana 原生 DApp,完全绕过桥。

Q5: 如果想“蹲守”下一个 Jito 级别的空投,有哪些指标?

  • 积分体系已公开,链上 TVL 每周增量 > 30%
  • 官方 Discord 人数 > 3 万且活动 24 小时不停
  • 社区提案$mARKET 出现“分祭坛”

Q6:在 Solana 参与了多个协议,如何跟踪总收益?

Step 可以使用 Step Finance、SonarWatch 或者手动 CSV 编表。核心是把“积分折现”、“代币分红”、“复利 APY”分开计算,别被单一质押收益蒙蔽。


结尾:没有绝对的“忠诚链”,只有无尽的套利链

无论最终是 ETH、SOL 还是 Monad、Bera,背后的主动权永远在协议与用户手里。开发者不为最大链效忠,而为最大的流动性以及最积极的用户群体效忠。当 Solana 为用户带去便宜、好玩的 DeFi 体验,而把清算、衍生品、衍生品利率工具又全部补齐后,不想上船的人才需要写 20 页报告解释“拒绝的理由”。

把“链”当成舞台,好项目才是永远的主角。究竟谁能把这场迁移接力跑下去,值得我们在未来一年持续到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