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还是实质?多空拉锯下的稳定币主题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CBDC)仍在稳步推进,而香港率先落地的《稳定币条例》正在为市场勾勒“亚洲稳定币中心”的蓝图。稳定币市场、数字资产、加密货币交易、牌照申请、香港金管局五大关键词频繁出现在券商路演与私募交流之中。
面对政策窗口期的开启,多点数智、京北方、国泰君安国际等“真布局”选手与蹭热度的概念股在同一交易日的剧烈背离,再次提醒投资者:稳定币主题并非普惠行情,而是精准押注赛道、牌照及落地能力的结构性机会。
港股案例:多点数智的“过山车”
单日振幅近90%,市值突破百亿港元
7月3日上午,多点数智(02586.HK)在媒体透露其“香港稳定币牌照筹备”消息后,股价一度从6.20港元飙升至11.70港元,盘中最高涨幅接近90%。午后卖压骤增,收盘涨幅回落至23.64%,全天成交额高达18.77亿港元,换手率16.5%,相当于全市场每6股就有1股易手。
官网资料显示,多点数智主营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稳定币”对其现有To B支付系统意味着更低的跨境结算成本与更快的到账速度,可视为原有场景的升级,而非纯粹概念炒作。
公开买入比特币、招聘Web3人才
公司CFO汤毅凡在公告中透露已通过HashKey Exchange购入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并组建专属Web3人才团队,计划与潜在银行伙伴共同发行锚定离岸人民币的合规稳定币。👉 想抓住下一轮百倍币行情,先了解机构是如何布局的。
A股冷热不等:谁在“稳扎稳打”,谁在蹭热度?
高景气方向
代表公司 | 逻辑 | 7月3日结果 |
---|---|---|
京北方 | 深耕数字人民币系统建设,技术方案可直接迁移至稳定币应用层 | +7.9% |
国泰君安国际 | 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牌照,可直接交易平台币、稳定币 | 年内已涨250%+ |
京北方6月下旬接待了上百家投资机构调研,谈及“支付系统、结算接口、技术中台与银行核心对接的成熟模块”,具备为商业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稳定币SDK的能力;而国泰君安国际则凭借“经纪+托管”双重资质,拿到券商中最完整的虚拟资产交易牌照,成为场外资金配置稳定币资产的唯一正规通道。
风险信号
御银股份曾在5月走出“五连板”,年内最高涨幅一度翻倍,却在7月3日盘中触及跌停。其主营业务为ATM维护与产业园运营,多次公告未涉足稳定币。换手率逼近50%,龙虎榜显示“拉萨天团”高位接力,机构席位则疯狂出货。经验表明,当稳定币业务缺位,而股价涨幅透支时,泡沫往往迅速爆破。
政策进程梳理:8月1日成关键节点
- 5月: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为稳定币、RWA(Real World Asset)发行与托管提供法律基础。
- 6月:香港财库局发布《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首次提出“监管沙盒+发行沙盒”双轨制,鼓励合规先行。
- 8月1日:金管局正式受理牌照申请,预计首轮发牌企业数量不超过5家。市场普遍认为,12月之前将诞生首批合规稳定币。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稳定币正从加密货币交易媒介扩大到跨境B2B结算、海外电商支付、跨国薪酬发放等真实场景,未来3年东南亚与大湾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逼近80%。在这一趋势下,率先获得牌照的发行方、技术方案商、合规交易平台将一并受益。
稳定币投资FAQ:实战操作疑问一次看懂
Q1:普通投资者如何参与稳定币赛道,会不会风险过高?
A:思路三种:
- 直接持有合规发行的港元/美元稳定币作为美元替代资产;
- 买入已明确牌照申请节奏与落地时间表的公司股票;
- 关注已纳入券商互联互通名单的港股,减少政策不确定。 使用杠杆或合约则注意爆仓风险。
Q2: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否真的在做稳定币,而不是蹭概念?
A:检核清单:①是否在港交所公告牌照申请或合作意向;②财报或调研纪要里提及合规稳定币技术与支付场景;③核心高管具备银行或支付机构合规背景;④股东里出现持牌交易所或银行。四占其二,可信度高。
Q3:稳定币和央行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有何本质区别?
A:数字人民币是主权货币M0的形态延伸,具有无限法偿性;稳定币则是商业银行或公司发行的代币化存款,目前仅能在持牌平台或沙盒内流通。长期看两者可互补:数字人民币做境内支付基座,稳定币侧重跨境与B2B结算。
Q4:8月1日之后会关停所有未持牌的稳定币业务吗?
A:香港采取“渐进式监管”,对未经授权的发行人会先劝退、再罚款、后刑事,不会一刀切。但交易平台必须先下架不合规资产,合规替代品的流动性溢价将迅速出现。👉 提前梳理哪些方面会被监管放在首位,减少踩坑。
Q5:如果只想短期交易稳定币概念股,应该用什么策略?
A:事件驱动模型:①政策时点(例会、磋商、牌照受理);②龙头公司动向(突发公告、测试上线);③市场量能(换手率>10%、机构席位净买)。当三者同向共振,短线爆发力最大,但务必设10%止损。
结论:稳定币行情进入“分化α”阶段
从多点数智到京北方,首轮暴涨已经完成“概念普及”;第二轮将由合规落地、现金流兑现驱动。对投资者而言,既要拥抱稳定币市场、加密货币交易、牌照体系带来的技术红利,也要远离缺乏业务基础、换手率高企的纯概念股。盯紧8月1日、紧盯港股公告、严控仓位,才能在下一个百倍赛道真正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