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稳定币、香港稳定币条例、跨境支付、区块链支付、A股、金融科技、宇信科技、京北方、中科金财
随着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正式生效,资本市场对“稳定币”概念的热情正迅速升温。近期,宇信科技、楚天龙、京北方、中科金财、国脉科技、天阳科技等多家A股公司密集接待机构投资者,稳定币如何改变跨境支付生态成为必答题。本文梳理一线调研纪要,拆解核心机会与落地路径,供投资者与从业者参考。
稳定币为何成为焦点?三大核心属性奠定“合规启动”基础
- 资产锚定:通过与美元、人民币等高流动性法币1:1储备,实现价值稳定,消除加密币高波动性。
- 公开透明:利用分布式账本实时披露储备账户,避免暗箱操作。
- 即时结算:链上转账秒级到账,7×24无间断,彻底摆脱传统银行工作时段限制。
陕西巨丰高级投顾丁臻宇指出,当前全球稳定币交易量约占加密货币总成交量5%,“合规化起步期”意味着谁能率先拿到牌照并与实体经济结合,谁就拥有先人一步的溢价。
跨境支付痛点:SWIFT旧系统遇上区块链新变量
传统跨境汇款流程繁琐、费用高、到账时间不确定,一直是中小企业、跨境电商的“阿喀琉斯之踵。京北方调研纪要透露:
- SWIFT平均成本30–50美元/笔,部分新兴市场可达100美元以上;
- 全流程需2–5个工作日,链路中任何节点异常都会导致资金迟滞;
- 交易状态不透明,追踪成本高。
对比之下,稳定币利用区块链点对点网络即可突破“代理行”层层清算,节省30–70%费用并压缩到账时间至分钟级。对高频小额贸易而言,这不仅是成本优势,更是现金流管理的革命。
A股上市公司布局图谱:两条主线、三种打法
主线一:金融科技输出——“卖铲子”模式
代表公司:宇信科技、京北方
- 技术系统输出:为银行、持牌机构提供托管、对账、风险监控、反洗钱等链上链下一体化IT解决方案。
- 收费模式:一次性项目费+持续运维分成,规模效应显著。
主线二:场景创新——“自营+合作”双轮驱动
代表公司:中科金财、天阳科技
- 数字钱包与兑换:结合AI风控,推出面向跨境电商的合规收款钱包。
- 联合发行:与境外持牌信托公司成立SPV,探索离岸人民币稳定币1:1发行。
- 服务场景:供应链金融、境外工资代发、游戏分发。
三种落地打法快照
| 维度 | 方式1:技术服务 | 方式2:联合运营 | 方式3:全链条自持 | |—|—|—|—| | 催化剂 | 牌照下发初期 | 监管沙盒扩大 | 政策全面明朗 | | 风险 | 咨询收入周期短 | 发行方合规要求高 | 储值资金敞口大 | | 成熟度 | 立即可行 | 6–12个月 | 1–3年 |
龙头公司调研金句:最新高管内部判断速读
- 宇信科技:公司已将稳定币写入“数字金融2.0”海外蓝图,“不管谁发币,金融IT都是刚需。”
- 京北方:未来三年或新增20%收入来自“链上清算模块”的SaaS订阅。
- 中科金财:“我们的AI反洗钱引擎曾在某头部美元稳定币试点中将异常交易识别率提升40%。”
趋势与风险:政策、技术、市场三重博弈
因子 | 看涨逻辑 | 主要风险 |
---|---|---|
监管 | 香港条例8月落地,新加坡金管局、欧盟MiCA跟进,全球接轨加速 | 各地区储备审计口径不一,审计风险 |
技术 | Layer2低成本高TPS方案成熟,钱包体验接近支付宝 | 私钥管理、智能合约漏洞导致黑天鹅 |
市场 | 中小企业跨境支付需求年化增速25%,存量空间千亿级 | SWIFT联合银行推出即时支付反制,短期蚕食部分需求 |
案例速写:10万美元中小订单如何跨过“美元荒”
广东佛山一家家具出口商,订单金额10万美元,传统TT电汇经过美国中转行,手续费+汇率差价合计亏损超800美元,账面耗时3天。试用某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方案:
- Step 1:买方钱包用人民币购买稳定币→链上完成兑USDC→1小时内到账;
- Step 2:卖方钱包收到USDC后,无需离岸账户,直接通过本地已接入合规兑换商按T+0结汇;
- 结果:综合成本400美元以内,结算缩短至当天下午。
结语:政策信号灯已亮,上车还需系好安全带
业内共识是,2024–2026年为稳定币制度红利元年。A股相关公司价值锚定的关键,不在于短期币价波动,而是谁能纵深嵌入真实跨境贸易场景,落实技术与合规双壁垒。建议投资人:
- 优先聚焦已有银行IT系统输出经验、并能跨境交付的金融科技服务商;
- 关注公司是否与香港持牌信托公司或新加坡大型支付机构签署战略合作;
- 密切跟踪各国央行储备审计标准及新一轮数字货币沙盒扩容名单。
常见问题(FAQ)
Q1:稳定币是否意味着比特币价格将大跌?
A:两者定位差异大。稳定币是“数字现金”,旨在提供稳定计价单位;比特币更像是“数字黄金”以对抗法币贬值。整体市场并非零和,反而可能因稳定币的合规扩张带来新用户,间接利好比特币流动性。
Q2:个人投资者如何合规参与稳定币生态?
A:当前政策仅允许通过持牌交易所或银行托管通道进行KYC实名购买。切勿使用匿名钱包进行线下OTC,避免资金去向无法追溯。
Q3:稳定币会否完全取代SWIFT?
A:短期内不会。SWIFT在大额对公清算、合规审计、法律追索等方面仍具优势。稳定币更可能在百万元美元以下、时效要求高、成本敏感场景实现错位竞争和补充。
Q4:如何判断一家A股公司在“蹭概念”还是“真干事”?
A:三把快尺:
1) 有无与持牌第三方联合签订测试协议;2) 技术产品中是否真正调用底层区块链而非单纯数据库;3) 收入确认是否明确列示稳定币相关订单。
Q5:主权数字货币(CBDC)和稳定币会不会冲突?
A:互补大于冲突。CBDC主攻国内法定场景,稳定币聚焦于离岸、跨境可交易资产,二者将在监管框架下并行发展,形成“央行货币—商业银行—稳定币”多层支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