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散户利器到高净值人群的财富宫殿,Robinhood 用一次向《捉贼记》致敬的发布会,讲清了品牌升级的底层逻辑。
“老钱庄园”里的加密发布会
香车、古堡、晚礼服——6 月蝉鸣的戛纳,一辆 1950 年代的古董敞篷跑车缓缓驶入 Château de la Croix des Gardes。这不是复古车展,而是 Robinhood 精心编排的沉浸式开幕式。发布会命名为 「To Catch A Token」 直接向希区柯克 1955 年的《捉贼记》致敬,而每一个镜头、每一处布景都传递同一句话:
“财富规则,即将由我们来重新定义。”
Robinhood 把 加密货币、链上股票、永续合约打包进 “老钱” 叙事——悠长石阶、镀金餐边、铜色古董钟表。这些在传统金融市场才被认可的符号,被搬到加密舞台,形成强烈反差:
- 稳健的“老钱”意象 → 赋予安全感
- 前沿的加密产品 → 提供未来赔率
从街头英雄到财富主角:Robinhood 的变形三连跳
阶段 | 关键词 | 可见变化 |
---|---|---|
2013-2019 草根叛逆期 | 零佣金、彩纸礼花 | 卡通界面、幽默动效 |
2020-2022 大众膨胀期 | GameStop 散户联盟 | 新用户年龄集中 18-34 岁,人均资产低 |
2023-至今 精英破圈期 | Quiet Luxury 安静奢华 | 黑白极简、金属卡、退休金账户上线 |
数据一角:2024 年 Q3 财报显示,平台新增用户人均资产 >10 万美元,高净值客户占比首次突破 35%。Robinhood 从“儿童游乐场”瞬间长成了“成人俱乐部”。
老钱风,其实打了三张牌
1. 安抚欧美加密用户
经历过 FTX 事件 与 监管风暴 后,欧美加密用户对平台的“安全感”比“高收益”更敏感。
通过戛纳古堡、传统礼服,Robinhood 把 监管合规 + 资金安全 的剧情植入视觉:
“把钱放在城堡,比在旷野露营更安心。”
2. 俘获年轻新贵
靠科技/加密暴富的 “新钱”阶层,一边玩梗 meme,一边却在 Tuxedo Society、Ralph Purple Label 里找身份认同。
Robinhood 把发布会做成“可以截图发 Instagram 的贵族 cosplay”,正中他们“想成为贵族”的痒点。
3. 对接机构 & 监管
从 2024 年起,Robinhood 欧洲子公司承办多场 数字化转型峰会。
戛纳的高规格演出,向 欧洲银行、养老基金、AMF、BaFin 等机构反复暗示:
“我们有钱、有规划,更有合规。”
老钱风营销,为何 Web3 屡试不爽?
- 稀缺感:限量、专属邀请,触发“俱乐部”心理。
- 反差叙事:加密=极客,“老钱”=格调,二者碰撞产生话题。
- 身份认同:让原本“打游戏的 IT 男”一夜之间感觉自己“在城堡里喝香槟”。
翻看历史,从 BAYC 的私人游艇俱乐部派对,到 Tuxedo Society 宫廷舞会票售罄,核心公式无非:
未来科技 × 复古仪式 = 社交病毒式传播。
影视级细节拆解:你看不到的 3 个彩蛋
- 桌位签卡做成了股票形状,背面是各国法规 QR Code。
- 门童的帽子用金丝绣着公链名字,“ETH” 暗纹只有在闪光灯下才看得见。
- 正餐菜单落于 1955 年原版《捉贼记》电影场记,所有菜名改写成代币缩写:
“Ethereum Steak, Doge Salad, Solana Sorbet…”
FAQ 高频问题 5 合 1
Q1:老钱风会不会让老用户觉得“离用户而去”?
A:Robinhood 同时保留了“小白模式”开关,界面可一键切换彩色/极简,兼顾两端需求。
Q2:普通投资者能在欧洲买到链上美股代币吗?
A:首批面向 30 个欧盟成员国,KYC 合规即可参与,无需美股账户。
Q3:金色信用卡申请门槛有多高?
A:需开通 Robinhood Gold 会员并保持日均 5 万美元资产,可享 4.9% 超低保证金利率。
Q4:为什么选择戛纳而不是伦敦、法兰克福?
A:戛纳无金融中心标签,却自带全球度假“光环”,更利于国际化叙事。
Q5:Robinhood 未来还会进军亚洲吗?
A:官方透露已在新加坡、迪拜布局研发中心,但具体产品落地需等当地监管框架清晰。
结语:从“偷银行”到“成银行”
Robinhood 用十几年完成 “劫富济贫的罗宾汉” → “新世代私人银行” 的蜕变。
当老钱风灯光熄灭,古堡的吊灯滴落最后一声回响,人们记住的不是鹅卵石上的车辙,而是那句回荡的宣言:
“下一个世纪的富豪,或许就诞生在今日的 Robinhood 账户里。”